静海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的重要要求,紧紧抓住雄安新区设立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要历史机遇期,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交通、特色产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抓好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服务雄安新区建设、服务天津“一基地三区”定位、服务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服务河北周边市县,全力打造天津对接服务雄安新区的示范区,在规划编制、产业发展、综合交通、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体制机制六个方面协同发展中取得显著成效。
规划衔接不断深化
围绕中央和国务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战略背景和世界级城市群整体发展的大格局,编制了《静海区高质量产业发展规划纲 要》,主动融入区域产业链、创新链、技术链、价值链、人才链,积极为雄安新区和天津“一基地三区”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对标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雄 安新区重点发展产业,开展了智能制造、大健康、新能源、航空部件产业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区域一体化交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
加强与河北周边市县的交通对接,加快打通“断头路”、畅通“瓶颈路”。规划了“十纵十横”20个交通路网对接项目,2018年静海境内曾高路改建工程与 青县境内马大线延伸工程成功对接;205国道、团大公路改建等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促成津沧城际过静设站、津雄高速二通道列入规划。加强空中交通互联互 通,全力推进静海通用机场项目。
产业对接合作全面加强
持续提升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健康产业园等平台承载能力,积极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京东亚洲一号、菜鸟等11个北京优质项目签约落户,中国医学 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开工建设,天津中医药大学新校区投入使用。天津市现代建筑产业园加快建设,多维绿建科技(天津)产业基地建成投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京津冀(天津)检验检疫试验区”在海吉星农产品物流园挂牌。深入推进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改造提升,银隆新能源电池、广通新能源 客车等新能源项目建成投产。
区域环保联防联控联治持续加强
强化大气、水、土壤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借鉴廊坊市大气污染治理成功经验,与廊坊智慧环境生态产业研究院合作,启动大气环境网格化监管与智慧管控服务项 目。守护好团泊湿地“绿宝石”,全面落实湿地自然保护区规划和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去年,完成生态补水9300万立方米。对标雄安新区“千年秀林”标准,大 力实施生态储备林建设,改造提升静海百里林海,完成造林绿化7.02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28.7%。
开创区域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新局面
自去年以来,先后举办了“京津冀年货节”、“京津冀文化旅游美食节”、“大美静海京津冀健康体育节”等系列活动,有效加强了京津冀地区政府和民间的旅游、体育、文化交流,提高了静海品牌的影响力。组织区内重点企业参加了“京津冀暨环渤海人才智力交流洽谈会”、“京津冀联合华博会”“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 会”等活动,优化了人才公共服务。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绿色通道,方便京冀单位和群众办理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手续,14家医疗机构实现异地结算。
体制机制协同顺利推进
携手河北周边市县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静沧廊三地共同签署《关于深化静沧廊(3+5)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对接服务雄安新区,打造京津 冀协同发展微中心。一年来,三地沟通交流机制不断完善,并形成了交通、规划、商务、体育、教育、新闻媒体等12个专项领域合作机制。改进服务机制,提升工 作效能,始终秉持“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积极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制定“静海16条”“科技10条”“制造业5条”等措施,出台智能科技产业发展 政策,90%以上审批事项实现“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激发承接项目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创新主体活力。